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上帝的手術刀:基因編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日期: 2017-04-26

4月24日下午,beat365主題為“上帝的手術刀:基因編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科普講座在新生科樓鄧佑才報告廳成功舉行,講座邀請到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作為主講嘉賓,生科院饒毅老師及魏文勝老師出席,近兩百名校内外師生參與講座。

主講嘉賓王立銘現任浙江大學beat365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畢業于beat365官方网站,後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獲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等多項殊榮。

首先,王立銘教授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開端、發展及現狀進行了回顧介紹。他指出,雖然目前我們對人類基因組的認識仍處于起步階段,但科學家們自基因編輯技術自誕生以來已經獲得了諸多輝煌成就。在理解了遺傳秘密之後,人們會更多地希望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使自己更強大。

随後,饒毅教授與魏文勝教授主要就目前基因編輯技術現在引起的倫理争議發表了看法。饒毅教授提出,在對細胞進行改造的過程中,科學家需要區分體細胞與性細胞,他強調改造體細胞改造是對家庭和個人的責任,而性細胞改造則是對社會的改造,因此進一步指出個人無權決定應該對性細胞中的哪個基因進行改造。而魏文勝教授則指出,新的技術越颠覆,對大家的沖擊越大,争論也就越大,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他相信在整個社會專家群體包括公衆一起參與下,基因編輯技術的一些危險因素也會慢慢地被大家所認知。

之後,王立銘教授用“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表達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他認為,目前應該從技術層面和政策監管層面雙管齊下,使基因編輯技術在良性的發展軌道中更好的造福于人類。


最後,饒毅教授與魏文勝教授一起為王立銘教授的新書《上帝的手術刀:基因編輯簡史》舉行了新書揭幕儀式。魏文勝教授說,這樣一本向大衆介紹普及基因編輯技術的新書可以促使公衆在面對相關争議時更加科學和理性。

本次科普講座以風趣易懂的語言和對于科學現狀的思考讓聽衆們收獲頗豐,相信聽衆們在聽完本次講座後,會更好的理解基因編輯技術的前世今生,從而提高個人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