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2015年生命科學強化挑戰班招新公告

日期: 2014-12-09

生命科學強化挑戰班從20103月開始實施,目前已經成功完成5屆招生。本次招生面向北京大學各個院系有意從事生物方面科學研究的14級,13級,12級以及11級本科生,其目标是為選拔進入該項目的北大本科生提供充分的機會,通過強化的課程設置、富有挑戰性的科研實踐和頂尖科學家的直接指導等手段,力争使其培養成生命科學領域的拔尖和特色人才,成長為未來生命科學領域的國際一流科學家。

 

1. 學生遴選

1)通過全面考察學生素質進行遴選:遴選程序為:簡曆篩選、面試、公布結果,面試時做學術思想闡述報告和答辯,由強化挑戰班專家委員會評審擇優錄取。

2) 雙向選擇、動态進出:進入該計劃的學生實行一定的動态調整機制,進入該培養計劃的學生如果沒有達到培養的目标可以離開該計劃,其它未進入該計劃的同學,如 果表現有特色可以調整進入該培養計劃。每學期末,強化挑戰班專家委員會對進入培養計劃學生的前期綜合表現進行評估,同時考察申請進入同學的情況,根據實際 情況決定進入和調出的人選。

3)遴選标準:自主性強,善于交流;對學術研究有濃厚興趣,勇于接受挑戰;思想活躍,有高度的創新意識。

2. 培養模式:

1強調個性化培養。在重視基礎的同時,強調培養數、理、化、計算機、醫學、工學等各學科的交叉型人才(着重強調)。對于想選修更多較有挑戰性課程的學生,可與挑戰班導師一起商讨,制定個性化的課程方案。

2)開設在知名學者指導下的以學生讨論、文獻閱讀和小論文撰寫為特色的課程、鼓勵和要求計劃内學生積極參加學術講座。在每學期伊始,學生自行提名感興趣的領域名,4-6人一組負責組織讨論課程、并可從國内外邀請知名教授開展生命科學前沿問題的讨論。這類課程實行靈活的計分體系,采取口頭報告和書面報告等形式進行考核,不拘泥于傳統的考試方式。

3)鼓勵計劃内學生赴國内外一流科研單位選修課程、開展科研實踐,經由專家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實行保留學籍、轉換學分的政策,在實習答辯中獲獎者,将有挑戰班專項經費給予獎勵。

4)鼓勵學生提名國外教授在生科樓進行學術報告,名單經由挑戰班學生自己組成的委員會篩選,通過刷選的教授可以由提名人提出書面邀請。邀請成功的學生将做為教授的接待者,負責接機并陪同教授開會、通勤及參觀路線等,由此提供學生與國外知名學者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5)鼓勵學生在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在重要學術會議上做口頭報告等。

6)每學年末由專家委員會組織強化挑戰班年度彙報,由各個年級的學生彙報自己的學術進展。

7)專家委員會将積極推薦進入該計劃的優秀同學進入世界知名研究單位,在知名學者指導下繼續攻讀博士研究生。

8) 自今年起,挑戰班每年将會定期舉行年會,年會将由挑戰班學生擔當主要組織者,老師從旁協助,學生要安排包括年會日程、地點在内的一切事物,并邀請國外知名 教授參加,十分鍛煉學生組織能力。年會還提供了很好的學術讨論環境,一部分學生将會對自己的科研項目進行口頭學術報告,另一部分學生将把科研成果做成海報 展示,和參會的老師學生一起進行讨論。

3. 教師配備

1)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強化挑戰班專家委員會決定進行教學和科研指導教師的選擇和配備,面向校内外,公開選擇高度負責、對培養學生有熱情和學術水平高的教師。

2)為挑戰班同學開設強化課程,同時聘請國際知名學者參加教學與學生的科研指導工作。為學生開設英語授課的專業課和讨論班。

4) 導師負責制:進入該計劃的學生将和其他學生一樣實行導師制(根據實際情況,導師可以不隻一位)。學生的主導師将負責提出并調整學生的培養計劃,由強化挑戰 班專家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生效。同時在科研實踐、課程選修、學術讨論等方面強調學科的交叉性,在學生年審的時候導師需要出具評審意見。

4.教學計劃與常規班本科生保持一緻,方便學生進出該計劃。

此外開設文獻讨論等特色課程:指專門為挑戰班學生開設的課程。包括文獻課、讨論課、年度學術報告等等。學生每學期開展的科研活動,如果成績優秀,經由強化挑戰班專家委員會答辯後可以計算一定學分。

 

報名方式:

請有意向的同學于201412158:00前填寫報名表,并将标題改為“院系+學号+姓名”後發email至:yangquan@pku.edu.cn

并将帶本人簽字的紙版報名表交至生命科學大樓161房間。

報名表下載

咨詢電話:62751854楊老師(周一到周五,8-11am 13-17pm

預計面試時間 2014年12月20日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強化挑戰班專家委員會名單:

王曉東(主任)饒毅 李沉簡 李毓龍 程和平 鄧宏魁 張研 昌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