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北京大學海洋文化周

日期: 2021-10-28

為推動北京大學多學科海洋學術研究和交流,作為“北大海洋研究再出發”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将于20211029日至116舉辦首屆“北京大學海洋文化周”活動,特邀陳大可院士、戴民漢院士、蔣興偉院士等嘉賓作精彩報告。更有為期一天的北大海洋青年論壇,将有校内涉海院系的碩博研究生、博士後報告交流,活動現場請全程佩戴口罩,按會場布置保持間距。期待您們的到來!

會務組聯系人:史天雲,18801414947tianyunshi@pku.edu.cn

部分活動日程如下:(完整版請見附件):海洋文化周手冊(詳細版).pdf


活動名稱北京大學海洋文化周開幕式暨“院士論海“專題報告會

時間20211029日(星期五)下午16:00

地點】北京大學圖書館北配樓科學報告廳(入口在一教對面)

主辦方】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

日程安排

16:00-16:20 主持人緻開幕詞,領導講話

16:20-16:50 報告題目: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監測與預報系統 陳大可(中國科學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16:50-17:20 報告題目:關于碳中和與海洋增彙 戴民漢(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

17:20-17:35 問答互動

17:35-17:40 結束語

【活動名稱】北京大學海洋文化周|“燕園論海2021:海洋科技前沿與海洋命運共同體”學術報告會

【時間】20211030日(星期六)

【地點】北京大學圖書館北配樓科學報告廳(入口在一教對面)

主辦方】自然資源部、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

09:00-09:10 主持人開場、領導講話

09:10-09:40 報告題目:海洋衛星組網觀測與應用 蔣興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研究員)

09:40-10:00 報告題目: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海洋十年):中國行動的思考 張占海(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兼國際合作司司長)

10:00-10:20 報告題目:公海保護區的發展演進 陳丹紅(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

10:20-10:40 報告題目:更新世以來熱帶西太平洋碳儲庫演化及其氣候效應 李鐵剛(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兼黨委書記)

10:40-11:00 報告題目:海洋科技助力廣西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黃大吉(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11:00-11:20 報告題目:深海戰略與實踐 李波(中國大洋協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主任)

11:20-10:40 報告題目:海洋大數據分析預報 石綏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員,黨委書記兼副主任)

11:40-12:00 報告題目:應對氣候變化的濱海藍碳生态系統保護與修複 陳光程(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活動名稱】北大海洋文化周|北大海洋青年論壇:海洋環流-生命-資源

【時間】20211031日(星期日)

【地點】北京大學圖書館北配樓科學報告廳(入口在一教對面)

上半場

09:00-09:10 主持人開場:龐曉雷、胡哲

09:10-09:25 報告題目:西北太平洋水穩定氫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水團分析 安永睿(城市與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

09:25-09:40 報告題目:南海北部現代浮遊有孔蟲季節和年際變化 曹寒冰(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09:40-09:55 報告題目:北太平洋深海末次冰消期碳釋放深度 杜金博(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博士後)

09:55-10:10 報告題目:Epigenetic Manipulation to Trigger Production of Guaiane-Type Sesquiterpenes from a Marine Derive

Spiromastix sp.Fungus with Anti-neuroinflammatory Effects 郭翔(藥學院博士研究生)

10:10-10:25 報告題目:主量元素物源指标在南海北部的應用 胡哲(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10:25-10:40 報告題目:水中智能作業機器人的視覺感知與運動控制 孔詩涵(工學院博士後)

10:40-10:55 報告題目:決定海洋多百年尺度震蕩周期的過程 李洋(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博士研究生)

10:55-11:10 報告題目:放射性碳同位素在西太平洋海氣交換研究中的應用 梁雍祺(城市與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

11:10-11:25 報告題目:南海北部IODP U1500B45R-56R浮遊有孔蟲生物地層學研究 盧亞敏(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11:25-11:30 結束語

下半場:

14:00-14:10 主持人開場:杜金博、梁雍祺

14:10-14:25 報告題目:岩漿源區的大小控制了洋脊段地殼厚度和地形變化 洛怡(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14:25-14:40 報告題目:利用合成生物學研究天然産物的小例:從一株南極真菌講起 鐘博元(beat365、海洋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14:40-14:55 報告題目:固相萃取法測定海水中超痕量Be-9濃度 商紀元(城市與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

14:55-15:10 報告題目:南海北部IODP U1500B孔柱狀樣51R-55R玻璃質殼底栖有孔蟲形态類群環境指示意義初探 蘇克凡(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15:10-15:25 報告題目:海底熱液磁異常的岩石磁學機理 汪詩舜(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15:25-15:40 報告題目:海洋CSEM監測天然氣水合物開采的三維正演模拟研究 劉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15:40-15:55 報告題目:仿生減阻技術及其應用 李宏源(工學院博士後)

15:55-16:10 報告題目:Response and Mechanism of PDO and AMV under global warming 吳晟(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博士後)

16:10-16:25 報告題目:Decentralized circle formation control for fish-like robots via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張天昊(工學院、海洋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16:25-16:40 報告題目:印度尼西亞穿越流和全球氣候變化 龐曉雷(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海洋研究院博士後)

16:40-16:45 結束語

全天:

(展闆)西南印度洋中脊49°E~52°E區域洋殼增生的構造與岩漿特征

馮博(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展闆)Biologically active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and their molecular targets confirmed by rational design

漆心怡(北京大學藥學院碩士研究生)

(展闆)慢速-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熱液活動及其機理

宋珏琛(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展闆)海洋——活性分子天然寶庫

王翩翩(北京大學藥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