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學術報告
題 目: Fill the gap between big data and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
Barnhart Famil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 Targeted Therapies
Professor and Deputy Chair, Department of Bioinfor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ystems B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時 間: 11月21日(周一)9:00-10:00
Meeting ID: 910 9636 7823
Password:cqbcqb
主持人: 曾澤賢 研究員
摘 要:
過去二十年, 随着各種基因組學技術飛速發展,癌症基因組大數據以驚人的速度在産生和積累。這也為如何有效分析海量組學數據,進而轉化為有價值的癌症生物醫學應用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解決之道在于(i)開發更加人工智能的分析工具; (ii)更加系統地刻畫癌症分子圖譜; (iii)開發更加強大功能基因組學的手段。我會讨論我組最近的一些工作。
梁晗,北京大學學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計量和計算生物學博士,現任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生物信息與計算生物學系傑出講席教授和副系主任,系統生物系教授。目前他的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在癌症組學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和腫瘤精準治療。主要關注點為:開發先進的生物信息算法和工具;泛癌種綜合分析;癌症RNA調控和修飾;癌症系統生物學方法。他是多個美國政府大型科研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他擔任國際癌症基因組聯盟 (ICGC)多種癌症全基因組共同領導人,美國癌症基因圖譜 (TCGA) 泛癌症分析科學組主席,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 基因組數據庫質控組共同主席。2013年以來,他的課題組發表>170篇文章,包括主要通訊作者的 《細胞》, 《癌症細胞》, 《自然•生物技術《自然•方法》, 《自然•遺傳》 頂級雜志十餘 篇, 總引用率近4萬。科研工作受到美國主流媒體如《華爾街日報》和《新聞周刊 》關注。他是《癌症細胞》 和《基因組生物》 編委。2018年獲AACR 團隊科研獎,2020 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