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beat365舉辦第六十六期“展望事業,探讨人生”系列講座

日期: 2016-04-22

4月22日,beat365官方网站"展望事業,探讨人生系列講座在金光生命科學大樓鄧祐才報告廳舉辦,主講人劉雙江教授以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為主題,與現場觀衆交流了事業與人生。

      劉雙江教授現為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長,他長期從事環境微生物學研究工作,是環境微生物學領域的專家。他于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7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2010年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号。近年來在多部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國際權威雜志發表SCi論文150多篇,先後承擔和完成多項國家863計劃課題、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

      劉雙江教授首先介紹了自己的研究領域——環境微生物學,以及近年對微生物降解環境污染物的研究。他将自己以往的研究總結為三方面,一是研究污染物被微生物轉入細胞的機制;二是研究污染物進入細胞後的分解機制,包括它的代謝途徑,參與該過程的酶和基因類型等;三是研究微生物的趨化作用。他希望通過對自己研究領域的介紹,讓大家對環境微生物學有所了解。

      随後,劉雙江教授解剖了自己的求學和科研之路。他從中學開始講起,細緻回顧了自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目标的經曆,以及科研事業中苦樂并存的真實感受。他根據自己的求學經曆,給同學們的專業選擇等問題提出建議,他表示,科學研究的趨勢是學科交叉化,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接觸不同的學科。而事業的成功不僅來自選擇,更源于堅持,人生的進步既要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在如今浮躁的社會環境下,青年學生需要學會認真做好每一階段最重要的事,這樣人的一生才不會虛度。劉雙江教授的人生經驗和真誠鼓勵,讓台下的同學們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深受鼓舞。

      之後,劉雙江教授向大家簡要介紹了他目前的研究興趣,其中一個就是微生物的趨化。提到微生物學與生命科學其他領域的相關性,他借用因提出乳糖操作子學說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J.Monod的話,作了簡短而精彩的總結,Anything found to be true in E.coli, must be true in elephant.”

      在講座後半段的提問環節,聽衆們踴躍發言,向嘉賓提出感興趣的問題。劉雙江教授就如何把現實和自己所熱愛的事結合在一起、為何選擇回國工作,以及科研理論與社會現實之間的距離等話題與聽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在講座的最後重申,達成任何一個目标,都離不開“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的踏實與堅守。

      講座結束後,劉雙江教授與負責組織本場講座的同學合影留念,并向他們贈送《寂靜的春天》一書,鼓勵他們關注生态環境,将所學生命科學知識與國家社會需要、人類社會發展結合起來。

      千裡之行,始于足下,人生目标的選擇與堅持是大學生面臨的兩個重要話題。相信聽衆們聽過劉雙江教授的分享之後,能對腳踏實地的科研精神有更深入的體會,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斷汲取堅持的動力。


(供稿/生科學工辦)


嘉賓與觀衆交流

現場觀衆提問



嘉賓與工作人員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