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CD163 是一種I型跨膜糖蛋白,主要表達于M2型單核/巨噬細胞表面,屬于清道夫受體富含半胱氨酸結構域(Scavenger Receptor Cysteine-Rich, SRCR)超家族B類成員。作為重要的免疫調節受體,CD163 在維持體内穩态、調控炎症反應及清除有害分子等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在血管内外發生溶血時,紅細胞釋放的遊離血紅蛋白(hemoglobin, Hb)具有顯著毒性,尤其是其所含鐵離子易引發氧化損傷。血漿中的結合珠蛋白(haptoglobin, Hp) 可迅速與Hb 結合,形成Hb–Hp複合物。CD163作為目前已知的該複合物專一識别受體,介導Hb–Hp 複合物的内吞從而降解為膽綠素、遊離鐵和一氧化碳等産物,完成解毒過程。
2025年7月21日,北京大學蘇曉東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題為Calcium-dependent oligomerization of scavenger receptor CD163 facilitates the endocytosis of ligands的研究論文,報道了CD163識别Hb–Hp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并揭示了其依賴鈣離子的寡聚化機制,為理解該受體的配體識别與内吞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結構基礎。
圖1、2025年7月21日online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Calcium-dependent oligomerization of scavenger receptor CD163 facilitates the endocytosis of ligands”
論文的第一兼通訊作者徐華博士首先通過冷凍電鏡技術解析了CD163識别Hb-Hp的三維複合物結構,發現HEK293細胞表達的CD163蛋白分子在複合物中形成了不同的寡聚體,分别以二聚體和三聚體形式結合配體。進一步通過分子篩(SEC)以及分析性超速離心(AUC)分析,發現CD163的寡聚化依賴鈣離子濃度調控,并且能以單體、二聚體和三聚體形式存在,随着鈣離子濃度升高,三聚體的占比也随之增大。
結構分析顯示,CD163通過N端的SRCR2-4結構域介導Hb-Hp複合物的識别,而C端的SRCR5-9結構域則介導其自身的寡聚化。這些過程均依賴 SRCR 結構域中富含酸性殘基的鈣離子結合位點(acidic cluster),通過與底物或CD163 分子中富堿性的賴氨酸區域形成穩定相互作用,實現功能性寡聚。
圖2、CD163結合配體Hb-Hp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展示了CD163、Hb以及Hp蛋白的結構域組成和Hp蛋白不同亞型的寡聚化(a, b)。展示了三聚體CD163結合Hb-Hp複合物的電子密度圖以及結構模型(c-f),其主要通過兩條CD163蛋白鍊的N端SRCR結構域識别配體,C端SRCR5-9結構域介導寡聚化形成三聚體
研究者們後續通過流式以及成像分析發現,當把CD163形成寡聚體的關鍵氨基酸突變後,CD163介導的Hb-Hp結合以及内吞效率大大降低,表明這種寡聚化機制對于CD163的生理功能有着很重要的意義。
北京大學蘇曉東教授和實驗室博士後徐華是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實驗室博士後徐華和在讀博士生宋曉慧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