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秦伯益院士“展望事業,探讨人生” 系列講座總結

日期: 2012-04-13
    2008年5月30日下午,秦伯益院士來到beat365官方网站,和北大師生共同探讨社會政治狀況與科技發展。
    秦伯益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領少将軍銜,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首批院士。秦伯益院士從60年代開始從事國防工業毒物及軍用毒物毒理學的研究,80年代以前的工作均存保密檔案,80年代以後公開發表了百餘篇藥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論文。
    秦老作為軍人,他克盡職守,肩負國家交付的神聖職責,默默保衛着祖國;秦老是一位院士,作為科學家,他敢于創新,勇于實踐,提出梯度解毒療法的理論假設,并完成新藥的研制;而作為一名教師,秦老培養新生,編著書籍,更是獲得了“一代名師”的稱号。
    講座一開始,秦伯益院士首先提出科技的落後不是孤立的,而是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教育、國民素質等全面落後的結果,其中以社會政治因素的影響最直接、最明顯。
    之後,秦伯益院士開始旁征博引,全面分析世界近現代曆史和發展。從英國資産階級革命成功到法國大革命,從美國獨立戰争到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從科技革命到馬克思《共産黨宣言》,秦伯益院士詳細講述了一個循環,即“資産階級社會革命-科技革命-産業革命”這樣一個不斷遞進增長的循環。在這個循環中,湧現了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等寫入現代大、中小學教科書的知名科學家;發明了如紡織機、蒸汽機、采礦、冶金等改變我們祖輩生産和生活的新技術;也繁榮了包括金融、信貸、證券在内的諸多商業運作。同時,走進這些循環的國家也不斷發展,成為現如今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
    話鋒一轉,秦伯益院士又談到了同一時期的中國。明朝萬曆後期,中國陷入了中國封建制度的死結,社會發展停滞、經濟蕭條、貪污腐化、階級對立;李自成農民起義,對中國社會發展卻幫了倒忙,取得政權的不是已經呈現萌芽的資産階級,而是文化經濟比較落後的大清皇族;盡管大清開國六代君主都是人中豪傑,但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沿襲了封建專制的體制和文化,缺乏國際戰略眼光,視先進科技為玩樂的奇技淫巧,而看不到在西方科技革命、産業革命和社會革命的互動,更看不到資本主義生産力會如何影響國家實力,如何改變人民生活,直至改變國際格局。
    總的說來,十七世紀後,西方進行資産階級革命,由亂到治;中國卻沉睡了二百多年,由盛轉衰。
    秦伯益院士和同學們深入探讨了中國近代落後的諸多因素,從民族感情上來看,晚清這段曆史是列強野蠻侵略的時代,而從唯物史觀角度看,則是先進的生産力必然戰勝落後的。畢竟,社會發展的規律無法抗拒!
    在分析完近代世界政治經濟發展後,秦院士認為從這些艱辛的發展曆程中,我們可以借鑒學習反思,積累經驗,審視過去,開拓未來。在談到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落後時,秦院士更是激動不已。秦院士認為,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的落後,首先是社會政治經濟落後的結果。博覽世界各國,縱觀中國曆史,凡社會政治經濟進步的國家,科學技術也都相應地進步;社會政治經濟落後的國家,科學技術也不可能單獨進步。
    秦院士一方面分析世界大環境,一方面結合中國近代國情,詳細論證了科技事業的起落随社會政治狀況而變化。秦院士引用吳江先生的觀點講到,黨中央從五十年代中期以後,在對中國革命曆史方位的把握上出現了分歧,犯了20多年“ ‘左’ 傾空想社會主義”的錯誤。領導主觀上希望發展科技,結果卻緣木求魚。中國十年動亂,西方發達國家開始了以高科技為特征的産業革命。政治因素的影響,政治環境的不開明,都導緻了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緩慢,步履維艱。所以,人民群衆之間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而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産黨一定要掌好舵,不受“左”右傾幹擾。在這時,秦院士列舉了中國共産黨從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在對私人資本、市場經濟、知識分子等方面的政策不斷調整适應,而政黨本身也不斷走向成熟。
    秦院士認為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民主的政治氛圍,自由的學術空間,獨特的創新思維,相應的經濟保障和合格的人才隊伍。在“迎戰未來,成敗在我”的章節中,秦院士用更多的時間論述了“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進程以及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曆史進程”、“社會浮躁現象分析”、“應試教育和應試科研體制對創新的扼殺和導緻的創新貶值”等問題。在座同學們無不細細聆聽秦院士語重心長的講話,并從中吸取力量:改革創新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要有科學發展觀,要“以人為本”,既要反對“全盤西化”,也不必害怕“全盤西化”,要保持好奇心和責任心,要不斷緊随時代浪潮。
    最後,秦院士引用了王國維《人間詞話》:做學問的三個境界來比喻做科學也有這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最後一張“祝大家成功”的幻燈片投影出來的時候,同學都報以激情熱烈的掌聲。大家都看得出,秦老76歲的高齡,仍然心系祖國,心系人民,心系國家的科技事業;他研究曆史,深入分析社會,洞察國際國内情勢的變化;他針砭時弊,大膽直言,敏銳練達的語言透露出蓬勃生機的心懷;他不辭辛勞,和同學們暢談,激勵着大家科研創新。
    當秦老最後和我們揮手話别的時候,這位老人精神矍铄,毫無倦态。這就是一位老将的風采,這就是一位老黨員的精神。
(王喬  編寫)